云开·(kaiyun)

 

云开·(kaiyun)

🗻🐥⚅     

云开·(kaiyun)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化学反应”,把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起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形成新的文化生命体,让经由“两个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是我们党立足百余年经验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认识的极大深化,讲清楚二者的融通和契合,从根本上解决了二者“能不能结合”的问题。

作为马克思主义永恒的价值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本质是努力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幸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是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从春秋时代孔子主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皆有所养”云开·(kaiyun),再到近代康有为提出“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均蕴含有实现“大同社会”的深沉追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针对不可避免的社会矛盾,革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回顾中华民族的历史,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始终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革故鼎新”追求的是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为代表的除旧布新、与时俱进精神;“自强不息”则强调天道运行不息,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始终奋进。

将马克思主义革命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革命精神相互比较,不难发现:二者为追求“新”事物或制度,必然要革除“旧”事物或制度的辩证、发展思维是相通的,在“求新”“革命”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奋斗不止、昂扬进取的斗争精神也是高度一致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革命观念上的相融相通,为它们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又一内在可能性。

在对外关系上,中华民族讲求的是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讲信修睦”,出自《礼记》关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云开·(kaiyun),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论述,讲信是修睦的前提,修睦是讲信的结果,讲信修睦是实现社会安定和谐、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前提。“亲仁善邻”,出自《左传》记载的“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意指国家应该亲近仁义,与邻国友好相处。中华民族对待邻里关系的态度是“远亲不如近邻”,素有“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美好期望。

马克思主义认为云开·(kaiyun),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类必须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生态理念是天人合一、万物并育。“天人合一”出自庄子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意指天、地和人通过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人类不可能独存,必须遵循宇宙自然的总体法则,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万物并育”源于《礼记》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意为人与万物共同存在、和谐统一于大自然之中。

在具体层面,毛泽东创造性地吸收和改造了“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思想,对“实事求是”作出新的阐释,推动形成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创造性引用“小康”概念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深化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把握,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纪之问,继承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等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化学反应”,把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起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形成新的文化生命体,让经由“两个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撰稿:瞿风慧)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未经本平台授权,严禁转载!
展开
支持楼主

28人支持

阅读原文阅读 4929回复 0
举报
    全部评论
    • 默认
    • 最新
    • 楼主
    • 邱康真🥝LV6六年级
      2楼
      看“总结迎新”如何贯穿年末主题?🎄
      2024/06/18   来自奉化
      5回复
    • 💵司空航承LV0大学四年级
      3楼
      “新”潮澎湃入画图——中部地区五年发展新观察➅
      2024/06/18   来自项城
      3回复
    • 茅学龙😾LV2幼儿园
      4楼
      央行多次表态关注长期国债收益率 常规货币政策或仍有操作空间🍡
      2024/06/18   来自邵阳
      8回复
    • 单伊洋LV1大学三年级
      5楼
      “中国旅游文化周”开幕 中匈两国旅游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2024/06/18   来自吉林
      8回复
    • 文琛阳⚌👘LV2大学三年级
      6楼
      国家宪法日来临,重温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
      2024/06/18   来自抚顺
      3回复
    • 章凡振LV5大学四年级
      7楼
      “村晚”缘何备受瞩目💋
      2024/06/18   来自滨州
      回复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圈子
    • #新华社消息|我国首颗探日卫星“羲和号”又有新发现#

      雍馨瑶

      8
    • #32岁孙杨或错过巴黎奥运末班车#

      习舒有

      1
    • #南方医科大学最新回应教师抢救患儿致教学迟到被罚:“肯定会做出解释”#

      汤建筠

      9
    • #新华社消息|我国将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

      韦勇菲

      2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随地关注云开·(kaiyun)

    Sitemap
    正在加载